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术后肠道功能改变:手术切除部分结直肠组织可能导致肠道重新适应新的生理状态,进而影响排便习惯。术后两年内,尤其在前6个月到1年内,这种功能性变化较为明显。有时,直肠容量减少可能导致粪便频率增加。
2.吻合口狭窄:手术重建时,吻合口可能因瘢痕形成或炎症引起狭窄,这会导致排便困难,引发大便次数增多和肛门周围的不适感。
3.局部感染或炎症:手术后局部可能存在轻微感染或慢性炎症,会导致肛门区域出现肿胀和瘙痒。这种情况也可能伴随有分泌物增加,进一步刺激肛门周围皮肤。
4.放射治疗后的副作用:如果患者术后接受了放射治疗,可能会对直肠及其周围组织造成损伤,出现类似症状。放疗可引起长期的直肠黏膜炎症,导致大便次数增多等问题。
监测相关症状的变化,及时就医以进行详细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症状加重或伴随其他异常表现,如明显出血或体重减轻,应尽快寻求专业医疗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