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成年人每天需要7至9小时的睡眠,以确保身体和大脑恢复。如果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晨起时疲惫感明显。
2.优化睡眠环境
睡眠环境应安静、黑暗且温度适宜。建议室内温度保持在18-22℃之间,避免光线干扰,必要时可以使用遮光窗帘或眼罩。
3.养成固定的作息规律
每天在固定时间入睡和起床有助于调节生物钟,减少起床时的困倦感。即使在休息日,也最好不要熬夜或赖床。
4.避免睡前刺激性活动
睡前两小时内尽量避免高强度运动、饮用咖啡因饮料(如茶、咖啡)以及长时间使用电子屏幕,这些都会影响入睡和睡眠深度。
5.摄取均衡的饮食
晚餐过饱会增加胃肠负担并影响睡眠质量,而晚餐过少可能导致夜间低血糖,造成浅睡眠甚至早醒。晚餐应适量且清淡,避免刺激性食物。
6.早晨进行适当的身体活动
起床后可以尝试伸展身体或做几分钟简单的运动,如深呼吸或拉伸运动,这能够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清醒。
7.利用自然光调整生物钟
早晨接触自然光或开灯模拟阳光,可以抑制褪黑素分泌,提升清醒程度。如果条件允许,早晨出门散步10至20分钟效果更佳。
8.警惕潜在健康问题
如果睡眠时间充足但仍出现晨起困倦,需考虑是否患有疾病,例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或慢性疲劳综合征等,这些情况需要医生评估和治疗。
上述方法可以帮助缓解晨起困倦问题,若长期无明显改善,则有必要寻求专业医疗支持以明确原因并制定针对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