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每个人都有缺点,接受不完美是恢复自信的第一步。研究显示,自我接纳水平高的人更容易拥有积极的心理健康状态。建议列出自己感到满意的优点,同时用客观态度看待不足。
2.设定小目标来积累成就感
将大目标分解为易于实现的小步骤。例如,如果希望社交能力增强,可以从每天与一位陌生人主动打招呼开始。每完成一个任务,大脑会释放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能带来愉悦感,从而提升自信。
3.调整认知偏差
自卑者往往存在过度负面化的思维模式,如低估自身价值或放大他人评价的重要性。通过记录日常情绪触发事件,并分析是否存在错误思维,可逐步改善这种情况。
4.改善身体状态
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紧密相关。保持规律锻炼、均衡饮食和充足睡眠,有助于降低焦虑、提升精力,使人更加积极。
5.学习新的技能
每掌握一种新技能,都会成为增强自我效能感的契机。例如,学习一门语言、掌握某项运动或参加艺术课程,可以带来新的成就体验,同时拓宽能力边界。
6.改变对失败的看法
把失败看作成长的机会,而非能力不足的证明。研究表明,那些将挫折视为学习过程的人,比那些过于关注结果的人更具复原力。
7.培养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
人际关系质量直接影响自信心,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与充满支持和鼓励的人建立联系,可以显著提高幸福感和自尊。
8.定期反思进展
每隔一段时间总结自己的努力与变化,例如记日记或设置提醒,帮助确认过去的提升。这不仅验证了个人能力,也能激励持续行动。
重新建立自信需要过程,关键在于坚持实践和保持耐心。长期的正向反馈将帮助形成稳定的自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