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梦话是一种睡眠相关行为障碍,医学上称为“睡眠时言语”。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非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尤其是浅睡眠时期,也可能出现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伴随梦境内容的表达。据统计,约50%的儿童和5%的成年人会出现梦话,且多数情况下是短暂的、无害的。
2.引发梦话的常见因素包括以下几类:
压力过大:情绪压力、焦虑或心理负担加重时,大脑皮质兴奋性增加,可能导致梦话频率升高。
睡眠不规律:长期熬夜、作息紊乱或睡眠时间不足可能扰乱正常的睡眠结构,诱发梦话。
遗传倾向:研究发现,家族中有梦话或其他睡眠障碍史的人群更容易表现出类似症状。
药物或刺激物影响:服用某些药物(如安眠药)、饮酒或摄入高剂量咖啡因可能改变大脑神经递质平衡,从而引发梦话。
偶发性疾病:某些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障碍,例如癫痫、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或创伤后应激障碍,也可能间接导致梦话增加。
3.在少数情况下,频繁的梦话可能需要进一步评估:
如果梦话伴随动作,如拳打脚踢、大声喊叫,可能提示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需警惕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早期表现。
如果梦话频繁且难以控制,干扰同住者生活,建议寻求睡眠科医生的帮助,通过多导睡眠图监测明确原因。
梦话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但改善睡眠卫生可以缓解症状,包括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减少压力和调整饮食习惯。如有明显异常,应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