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调整心态与情绪管理
学会自我接纳:研究表明,对自身负面情绪的接纳有助于减轻压力水平,避免过度自责或压抑情绪。
使用深呼吸技术:每次深缓吸气4秒,屏住呼吸4秒,再缓慢呼气6秒,重复3-5分钟,能够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帮助平复情绪。
记录情绪变化:通过写日记或记录负面感受,可以更清晰了解问题来源,这种外化过程能有效减少内心冲突。
2.改善生理状态
保证睡眠充足:成年人平均需要7-9小时睡眠。不规律或质量差的睡眠会加重焦虑和心烦感。
定期运动锻炼:轻中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每周150分钟,可促进大脑分泌内啡肽,从而改善情绪状态。
保持均衡饮食:摄入富含维生素B、镁元素的食物(如全谷物、坚果、绿叶蔬菜)帮助稳定神经系统功能,避免因低血糖等因素诱发情绪波动。
3.借助外部支持
与亲友倾诉:与信任的人分享情绪可以缓解孤独感并获得建议和支持。研究显示,与社交网络联系紧密的人群,其情绪恢复能力更强。
尝试冥想或正念练习:每天10-15分钟专注当前感官体验,有助于增强情绪控制能力,减少焦虑。
咨询专业人士:如果心烦持续时间超过两周,且伴随食欲下降、失眠、兴趣丧失等情况,需及时就诊以排除抑郁或其他心理疾病。
通过以上多方面的努力,可以有效舒缓心烦,当出现新问题时,也可逐步建立更加积极的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