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初期治疗阶段:在诊断明确后的前几个月,患者通常需要更频繁地复查,例如每2至4周前往医院。此阶段的目标是观察药物效果,评估是否需要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以及检测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2.稳定治疗阶段:当病情稳定后,多数患者会将随访间隔延长至每1至3个月一次。此时需持续监测药物在控制症状方面的长期效果,同时关注对肝功能、肾功能或其他器官的潜在影响。
3.长期维持阶段:对于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通常每3个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血液、心电图、体重等指标。如果药物使用半年以上,还可能要求定期进行特定项目检查,如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或血脂水平。
4.特殊情况:某些精神类药物会增加特定不良反应风险,例如抗精神病药可能引起代谢综合征,锂盐治疗需要定期检查血锂浓度。此类情况需根据医嘱缩短随访间隔,可能每月甚至更频繁地检查相关指标。
监测身体对药物的反应是用药安全的关键之一,切勿擅自中断或改变用药计划,任何调整均需由专业医生指导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