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生理节律:人体的新陈代谢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有差异。晚上,基础代谢率通常较低,这意味着此时身体消耗能量的效率下降。夜间分泌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使得血糖调节变得不如白天有效。
2.活动水平:晚餐后大多数人进入休息状态,活动量减少。这种生活方式导致能量消耗进一步降低。晚餐中摄入的过多热量很容易转化为脂肪而不是被燃烧掉。
3.饮食习惯:很多人在晚餐时进食更为丰盛或者摄入高热量食物,如油炸食品、甜点和含糖饮料。这些食物不仅热量高,而且容易导致过量摄入。
4.生物钟对饥饿的影响:夜间进食可能受到生理机制影响。例如,压力或睡眠不足可能改变激素水平,如增加饥饿荷尔蒙(如胃饥饿素)的分泌,从而导致更强烈的饥饿感。
5.心理因素:晚上是许多人放松的时候,因此可能会因为情绪因素或社交需求而进食更多。不规律的饮食时间也可能导致过量进食。
为了避免晚餐过量导致肥胖,应注意控制晚餐份量,选择低卡路里并富含营养的食物,同时保持适度的运动。这将有助于平衡能量摄入与消耗,预防体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