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正常愈合现象:
刀口在愈合过程中,皮肤神经逐渐恢复,可能导致轻微瘙痒。这种情况通常在术后一到两周内出现,并随时间逐渐减轻。如果没有伴随红肿、渗液或疼痛,通常无需特殊处理。
2.保持清洁和干燥:
术后应按医生建议定期换药,使用无菌敷料保护伤口。平时要避免伤口接触水,以防感染。若伤口已经拆线且允许沾水,可用温水轻柔清洗,不要使用刺激性肥皂。
3.避免抓挠及刺激:
手术部位发痒时切勿直接用手抓挠,以免伤口表面受到机械损伤或引入细菌,引发感染。必要时可轻按周围区域缓解不适。
4.观察是否有感染迹象:
如果刀口处瘙痒剧烈,还出现红肿、热感、分泌物增加,甚至全身发热等症状,则需警惕感染的可能,应立即就医。
5.适当外用药物:
在医生指导下,可以局部涂抹一些抗炎、止痒类药膏,如含低浓度激素的药物或保湿修复的软膏。但不宜自行使用,特别是在伤口未完全愈合前。
6.调整饮食与生活方式: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同时避免辛辣刺激性食品及烟酒,以减少对身体的负担。
7.穿着宽松衣物:
刀口部位受到压迫或摩擦更容易引起瘙痒。术后应选择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使用合成纤维材质的布料。
术后伤口的变化需要密切关注,任何异常情况都需要及时咨询专业人士,以确保康复过程顺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