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膀胱功能暂时性失调:长时间使用导尿管会导致膀胱肌肉暂时失去正常的收缩功能。膀胱在一定期间内适应了被动排尿,拔除导尿管后需要时间恢复正常功能。
2.尿路感染:导尿管在体内时可能引起尿路感染,感染会导致尿道或膀胱产生炎症,进而影响排尿功能。尿路感染症状包括尿急、尿痛和尿频。
3.尿道损伤:导尿过程中可能对尿道造成轻微损伤,引起局部水肿或疼痛,从而影响正常排尿。尿道损伤通常伴有疼痛感和排尿困难。
4.心理因素:一些患者在拔除导尿管后可能出现焦虑或紧张情绪,这些心理因素也会导致短暂的排尿困难。情绪稳定后,排尿功能通常会恢复正常。
5.基础疾病:某些基础疾病如前列腺增生、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等,也可能影响排尿功能。这类疾病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若拔除导尿管后持续无法排尿,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检查,排除潜在的严重原因,并提供相应的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