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血压测量:通过多次准确的血压测量来确认高血压的诊断。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测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情况。
肾功能检查:包括尿素氮和肌酐,以评估肾功能。
电解质测定:主要是钠、钾水平,异常可能影响高血压管理。
血脂检查: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水平,用于评估动脉硬化风险。
血糖检查: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用于筛查糖尿病或胰岛素抵抗。
3.心电图(EKG/ECG):用于检测心脏节律和心肌供血情况,以识别心脏并发症。
4.胸部X光片:提供心影大小和形态的信息,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心脏肥大或肺部异常。
5.超声心动图:通过声波成像技术帮助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特别是心室壁厚度和心功能状态。
6.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通过全天候监测获得更全面的血压资料,以便评估隐性高血压或昼夜变化。
7.尿液分析: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和其他成分,以评估肾功能和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原因。
根据具体病情,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如颈动脉超声、视网膜检查或血浆肾素活性测定等。在进行这些检查时,患者应遵循医嘱,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