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24小时内血压的变化通常呈现昼夜节律性。在清晨醒来之前,身体的许多生理过程开始活跃,导致血压上升,这是所谓的“晨峰”。此后,血压在早晨继续上升,通常在上午和下午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高点。
2.傍晚时分,随着活动的减少和准备休息,体内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水平下降,血压也随之降低。这一时期的血压下降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保护机制,有助于心脏和血管在夜间得到恢复。
3.夜间睡眠时,血压通常会进一步下降,这种现象被称为“夜间降压”或“夜间浸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夜间的血压比白天的血压至少低10%-20%。
并非所有人都会明显表现出这些血压变化规律。一些人的血压调节功能可能因疾病或其他因素而发生变化,如高血压、糖尿病或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等可影响其正常波动。如果观察到异常的血压模式,如清晨过高或晚上不下降,应引起重视并咨询医生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