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梗的慢性病病程

2025-07-08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病情分析:心肌梗死的慢性病程主要涉及心脏长期受到损伤后的反应,包括心脏功能逐渐下降以及可能发生的一系列并发症。

1.心脏重构:心肌梗死后,受损部位会经历组织修复过程,但由于心肌细胞不能再生,形成纤维化组织。这种纤维化导致心脏结构的改变,称为心脏重构。大约在心梗后3-6个月内,这一过程最为明显。

2.心力衰竭:纤维化和重构使心脏泵血效率下降,最终可能导致慢性心力衰竭。据统计,约有20-30%的心肌梗死患者在恢复过程中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如呼吸困难、乏力和腿脚浮肿等。

3.持续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的损害容易引起电活动异常,导致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在慢性阶段,尤其是房颤和室性早搏较常见,增加了心脏骤停的风险。

4.二次心肌梗死风险增加:心梗患者通常伴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其动脉壁继续积累脂质斑块,可能导致再次心梗。数据显示,曾发生过心肌梗死的患者在未来5年内再次心梗的风险比一般人群高出2倍以上。

心肌梗死的慢性病程需要关注各项临床指标,并进行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和医学治疗,以降低上述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