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的低回声团块即皮下血管瘤是何种情况

2025-06-2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病情分析:皮下的低回声团块通常是指在超声检查中发现的一个组织密度较低的区域,可能为皮下血管瘤。皮下血管瘤是一种良性血管性病变,由异常增生的血管构成,常见于婴幼儿和儿童。

1.发病率:皮下血管瘤在婴幼儿中较为常见,大约10%的儿童在出生后几周内会出现血管瘤,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降低。

2.生长周期:血管瘤通常经历快速生长期和退化期两个阶段。在生长期,血管瘤可能迅速增加大小,此阶段通常发生在婴儿出生后的前几个月。随后进入退化期,血管瘤会逐渐缩小,这一过程可能持续数年。

3.临床表现:皮下血管瘤通常呈现为皮肤表面或下方的红色、蓝色或紫色隆起。不一定伴有疼痛,但当体积较大时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引起不适。

4.诊断方法:超声检查是评估皮下血管瘤的常用手段,通过观察低回声特征可以进行初步筛查。必要时也可使用MRI等影像学检查进行进一步评估。

5.治疗选择:多数皮下血管瘤无需治疗,可自然消退。但对于体积较大或影响功能的血管瘤,可能需要药物治疗如β受体阻滞剂、激光治疗或手术切除。

皮下血管瘤多为良性,且大多数可随时间自行消退。对于症状明显或影响外观的情况,则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采取适当措施进行干预。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