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脂肪含量:肥胖者体内的脂肪含量较高,脂溶性药物更容易在脂肪组织中积累,从而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瘦弱人群由于脂肪含量较低,脂溶性药物的分布可能较均匀,不容易出现过度积累现象。
2.血流量:肥胖者通常血流量较大,尤其是在脂肪组织区域,这可能导致药物在这些区域的驻留时间增加,影响吸收速度和整体生物利用度。瘦弱人群的血流相对集中于肌肉和器官部分,这样可以使药物更快速地到达作用部位。
3.体液分布:肥胖者体液分布变化导致药物在水溶性环境中的分布受到限制,影响某些药物的吸收效率。瘦弱者体内水分比例较高,水溶性药物可以更快速、更均匀地分布。
4.代谢率:一般情况下,肥胖人群的代谢率会受到脂肪质量的影响,导致某些药物的代谢过程延缓。瘦弱人群因为相对较高的代谢率,药物代谢可能较快,从而改变药物在体内的持续时间。
肥胖和瘦弱个体之间的药物吸收差异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导致副作用的不同表现,考虑到这些变量,在药物使用上需进行个体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