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小便失禁的类型决定了治疗策略。压力性尿失禁由于腹压增加导致尿液不自主流出,通常与盆底肌肉的支持功能减弱有关。多见于女性,特别是在分娩后或绝经期。急迫性尿失禁则常与膀胱过度活跃有关,表现为突然强烈的尿意难以控制。混合性尿失禁则结合了以上两种类型的特征。
2.治疗方法多样化且针对性强。对于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骨盆底肌肉锻炼(如凯格尔运动)是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措施。研究表明,坚持6到12周的训练可以显著改善症状。药物治疗主要针对急迫性尿失禁,通过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或β3-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来缓解膀胱过度活动的症状。外科手术,如吊带手术,是针对中重度压力性尿失禁的常用手段,成功率较高。
3.生活方式调整有助于改善症状。控制体重、戒除烟酒、减少摄入咖啡因及保持规律的排尿习惯均可对尿失禁的恢复起到积极作用。
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提高小便失禁恢复的可能性。遵循专业医疗建议并坚持相应治疗,可最大程度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