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药物滴眼:患者需要进行眼部检查,以确保没有角膜或前房病变。医生会滴入散瞳药物,如托吡卡胺或阿托品。这些药物通常需要15-30分钟才能完全起效。
2.散瞳效果监测:在等待药物起效期间,医生会定期检查瞳孔的反应情况。当瞳孔完全放大且对光线失去反应时,表示药物已经充分起效,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
3.验光测量:借助验光仪器和试镜片箱,医生会一一测量每只眼睛的屈光状态。这包括了测量近视、远视以及散光度数。在这个过程中,若存在不适或视力模糊的现象,需及时告知医生。
4.双眼协调检查:除了单眼的屈光测量外,还需要进行双眼的协调检查,以确保两只眼睛在工作时能同步聚焦和调整。这部分检查对于配镜的准确性非常关键。
5.记录和分析数据:根据测量结果,医生将综合分析数据,得出合适的矫正方案。这个方案可能包括配镜处方或其他矫正措施。
注意事项:
1.按照医嘱使用药物:散瞳药物应按医生指示使用,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频次。
2.避免强光直接照射:在药物起效期间和效果未消退前,尽量避免暴露在强光下,因为此时眼睛对光敏感度较高。
3.阅读和驾车限制:散瞳后视力会暂时模糊,建议在效果未完全消退前避免进行阅读、使用电子屏幕以及驾驶等活动。
4.关注异常反应:如果散瞳过程中或之后出现严重的不适、疼痛或其他异常症状,应立即联系医生以获得专业帮助。
正确遵循上述步骤和注意事项,有助于保证散瞳验光的准确性与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