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被携带病毒的动物咬伤或抓伤传播。每年全球约有5.9万人死于狂犬病,其中大多数病例出现在亚洲和非洲。
2.一旦感染狂犬病毒,潜伏期一般为1至3个月,但也可能短至一周或长至一年。当出现症状如发热、头痛、恐水、吞咽困难等时,病情迅速恶化,通常在几天内导致死亡。
3.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治愈已经发作的狂犬病。患者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几乎100%会导致死亡。预防极为重要。
4.预防措施包括接种狂犬病疫苗。疫苗分为暴露前预防和暴露后预防两类。暴露前预防适用于高风险人群,如兽医和野外工作者;暴露后预防是在被可能感染的动物咬伤或抓伤后立即进行的紧急处理,包括伤口清洗和疫苗注射。
5.被可疑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立即用大量肥皂水和清水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然后尽快就医进行疫苗接种和其他必要处理。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预防发病。
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和及时的医疗干预,可以有效降低狂犬病的感染风险。一旦出现疑似暴露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以免发生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