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粪便隐血试验用于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微量血液。正常情况下,粪便中的血液含量极低,肉眼无法看到。因此该试验能够帮助发现消化道内的潜在出血。
2.出现阳性结果后,应考虑进行以下检查以明确出血原因:
结肠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大肠黏膜,有助于发现息肉、溃疡或癌症等病变。
胃镜检查:用于检查食管、胃和十二指肠,以排除胃溃疡、胃炎或其他上消化道疾病。
小肠影像学检查:如小肠镜或胶囊内镜检查,用于评估小肠出血。
3.常见引起粪便隐血阳性的原因包括:痔疮、消化性溃疡、肠息肉、炎症性肠病和胃肠道肿瘤等。
4.一些食物和药物可能影响试验结果,如红肉、非甾体抗炎药等,因此在测试前应根据医生建议调整饮食和药物。
粪便隐血试验是筛查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工具,出现阳性结果时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进行进一步检查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