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跃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
1.血脂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成分。其中,LDL-C被称为“坏”胆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直接相关,是脑梗塞的主要诱因之一。
2.高胆固醇水平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发展。动脉粥样硬化会使血管壁变厚、变硬,并可能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这是脑梗塞发生的关键病理过程。
3.临床研究表明,降低血脂,特别是LDL-C,可以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从而减少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使用他汀类药物是一种常见的降脂治疗手段,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
4.HDL-C对血管有保护作用,被称为“好”胆固醇。较高的HDL-C水平能够帮助清除血液中的多余胆固醇,防止其沉积在动脉壁上,从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合理控制血脂水平对于预防急性脑梗塞至关重要,尤其是对已有高血脂症状的人群。在饮食上应注意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纤维素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并定期监测血脂水平以便及时采取合适的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