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如何熬制成膏

2024-11-2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病情分析:中药熬制成膏是一种传统的制剂方法,通过浸泡、煎煮和浓缩等步骤,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并制成浓稠的膏状物。

1.原料准备:选用优质中药材,根据处方比例称量,并清洗干净。常见的中药材包括人参、黄芪、当归等。

2.浸泡:将清洗后的中药材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清水进行浸泡。一般浸泡时间为10-12小时,使药材充分吸水,这样在后续煎煮过程中能更好地释放有效成分。

3.煎煮:使用砂锅或不锈钢锅进行煎煮。第一次煎煮时加水至药材上方约2-3厘米,大火煮沸后转小火保持微沸30-40分钟;第二次煎煮需加水至药材上方约1-2厘米,同样大火煮沸后转小火30-40分钟。将两次煎煮得到的药液合并,滤去药渣。

4.浓缩:将合并的药液倒入锅中,再次加热至沸腾后转小火慢慢蒸发水分,使药液逐渐浓缩。整个浓缩过程需要不断搅拌,防止粘底。浓缩至药液变稠,有明显拉丝感时停止加热。

5.收膏:将浓缩好的药液趁热倒入干燥、干净的容器中冷却。冷却后即成膏状,可根据需要加入适量蜂蜜或糖,以增加口感和保存期限。

6.贮藏:制成的中药膏应密封保存于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受潮。通常情况下,自制的中药膏可保存数月,但具体保存期限会因不同配方和保存条件有所差异。

中药熬膏过程中,煎煮时间和火候须严格控制,滤液时应确保无杂质,整个过程要保持卫生以确保药效和安全。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