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潜伏期内传播性:在狂犬病的潜伏期内,通常不具备传染性,因为病毒主要潜伏在宿主神经系统中,尚未进入唾液腺。
2.发病期传播性:一旦动物或人类表现出狂犬病的临床症状,如兴奋、恐水等,病毒已经到达唾液腺并通过唾液排出体外,此时具备高度传染性。任何被感染者的咬伤、抓伤或唾液接触可能会导致病毒传播。
3.病毒排泄时间:在猫狗等常见动物中,通常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3-5天以及整个发病期间,唾液中就可以检测到狂犬病毒。这意味着即便临床症状尚不明显,仍可能有传播风险。
狂犬病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其致死率几乎为100%。预防措施包括及时接种疫苗,以及在被疑似感染动物咬伤后尽快处理伤口并进行暴露后免疫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