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吸收:当药物通过肌肉注射进入体内后,会在局部肌肉组织中形成药物储库。血液循环系统会逐步将药物从注射部位带入全身。相比口服给药,肌肉注射能够较快地达到药物的有效血药浓度,通常在10至30分钟内就能显现药效。
2.分布: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后,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药物的分布速度和程度受到血流量、组织亲和力、血脑屏障等多种因素影响。脂溶性药物容易穿过细胞膜,分布于脂肪丰富的组织;水溶性药物则更容易弥散于血液和细胞间液。
3.代谢:大多数药物在肝脏进行代谢,主要通过肝细胞中的酶系统(如细胞色素P450酶)将药物转化为更易溶解、更易排出的代谢产物。代谢过程可以分为两相反应:第一相反应为氧化、还原或水解,第二相反应为结合反应,如葡萄糖醛酸化、硫酸化等。
4.排泄:经肝脏代谢后的药物代谢产物主要通过肾脏以尿液形式排出体外。少部分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也可通过胆汁、汗液、呼气等途径排出体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需要调整药物剂量,以避免药物在体内累积导致毒性。
肌肉注射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涉及多个阶段,从吸收到分布,再到代谢和最终排泄,每个环节都对药物疗效和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对于某些特定疾病或情况,选择适当的给药方式和剂量是确保治疗效果的重要考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