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
炎症初期,毛细血管和小动脉扩张,局部血液流量增加,导致皮肤发红和温度升高。
随着炎症进展,血管通透性增加,使得血浆蛋白和白细胞容易渗出到组织间隙,形成水肿。
2.细胞因子和化学介质释放
受损细胞和免疫细胞会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这些物质会吸引更多的免疫细胞到达炎症部位。
化学介质如组胺、前列腺素也会释放,进一步促进血管扩张和疼痛感产生。
3.白细胞聚集和活化
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是早期响应的主要白细胞,它们迅速迁移到炎症部位,通过吞噬作用清除病原体和死去的细胞。
炎症持续时,T细胞和巨噬细胞等会参与,进一步调节免疫反应。
4.组织重构与修复
在急性炎症的后期或慢性炎症过程中,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会被激活,促进胶原蛋白和新生血管的形成,有助于组织修复。
长时间的慢性炎症可能导致纤维化,即过度的结缔组织增生,影响组织正常功能。
5.代谢变化
局部代谢率增加,以满足高能耗的免疫反应需求。这包括葡萄糖和脂肪酸氧化加速,保证足够的能量供应。
氧化应激水平提高,活性氧和氮自由基增多,可导致细胞损伤,但也有助于杀灭病原体。
在皮肤炎症过程中,及早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以减少炎症带来的不适和潜在的长期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