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测: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包括血清白蛋白、铁、维生素B12、叶酸和其他电解质水平。
粪便检查:测量粪便中的脂肪含量,通过72小时粪便脂肪定量检测来判断脂肪是否吸收不良。通常成人正常情况下,粪便中的脂肪含量应少于7克/24小时。
氢呼气试验:通过测量呼出的氢气浓度来评估碳水化合物(如乳糖)的吸收情况。
2.影像学检查:
小肠钡餐造影:通过口服钡剂后进行X光检查,可以观察小肠的形态和蠕动情况,帮助发现结构性异常。
CT或MRI:这些影像学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小肠解剖信息,有助于辅助诊断相关病变。
3.内镜检查:
胶囊内镜:患者吞下一颗小型无线摄像头胶囊,使其经过消化道拍摄图像,帮助观察小肠内部黏膜。
小肠镜:直接通过内镜观察小肠内部,并可取活检样本进行病理分析,以明确病因。
通过结合多种检查手段,可以有效地帮助诊断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明确具体病因。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检查项目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