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如何锻炼

2025-02-0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病情分析:心肌缺血患者在进行锻炼时,需要考虑个体健康状况,并采用适度和安全的运动方式。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心脏功能,增加耐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1.有氧运动:

每周可进行3至5次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步行、骑自行车或游泳。

每次运动时间应为20至60分钟,可根据个人耐受情况逐渐增加。

运动强度建议保持在最大心率的50%至70%之间,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心肺功能而不容易诱发心肌缺血症状。

2.柔韧性训练:

每周至少进行2至3次柔韧性练习,例如瑜伽或太极,以增强身体柔韧性和减少运动损伤风险。

每次练习可持续15至30分钟,有助于放松肌肉和改善血液循环。

3.力量训练:

每周进行2至3次轻度力量训练,每组动作8至12次。

力量训练能帮助维持或者增加肌肉质量,提高基础代谢率。

注意控制呼吸节奏,避免屏气用力,防止引起血压骤升。

4.运动前后的准备与放松:

在运动开始前进行5至10分钟的热身活动,帮助身体逐渐进入运动状态。

运动结束后,应进行5至10分钟的冷静放松活动,有助于心率和血压的恢复,减少肌肉酸痛。

在锻炼过程中,心肌缺血患者需密切注意自身反应,若出现胸痛、心悸、头晕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咨询专业医生。同时,应定期监测心脏健康状况,以确保所选运动对身体是安全和有益的。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