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导致便秘和肠道功能紊乱
长时间憋屎会使粪便在直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被进一步吸收,导致粪便变得干硬,增加排便困难的风险。重复这种行为可能削弱肠道蠕动功能,形成顽固性便秘。
2.引发肛肠疾病
憋屎会令直肠长期承受压力,容易引发痔疮、肛裂等肛肠疾病。大便长时间滞留直肠中,可刺激局部黏膜,诱发直肠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
3.毒素吸收风险增加
粪便中含有大量代谢废物及细菌,长时间滞留可能使部分毒素被肠壁重新吸收,导致腹胀、口臭等现象,还可能增加全身性毒素负担,对肝脏和肾脏带来潜在危害。
4.心血管系统负担
长期便秘或强忍大便可能因用力排便引起血压升高或心率异常,尤其对老年人或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危险性较高。
5.心理压力增加
经常性地抑制自然排便反应可能引发紧张情绪或焦虑,甚至对排便产生心理排斥,进一步加重便秘问题,形成恶性循环。
规律排便是维持肠道健康的重要环节,建议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感到有便意,应尽早安排排便,不要拖延或忽视,以降低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