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近视是由眼球轴长度过长或角膜与晶状体的屈光能力过强导致的。这是一种结构性改变,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自然消失。即使进入老年,眼部结构问题仍然存在,因此年轻时的近视通常会持续。
2.老年期常见的眼部问题是老花眼,也称为远视性调节减退。老花眼是由于晶状体逐渐硬化、睫状肌功能减退,导致近距离对焦能力下降。近视者在发生老花眼后,可能在看近处物体时暂时不需要佩戴近视眼镜,但这只是老花眼和近视的视觉需求相互抵消的结果,并非近视消失。
3.高度近视者(通常指度数大于600度)在老年后需警惕一些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黄斑变性等。这些并发症可能进一步影响视力,需要定期检查。
4.少数人可能因为患有核性白内障导致晶状体增厚、屈光能力增加,从而出现近视度数加深的情况。这一现象被称为“假性近视改善”,但实质上是病理性视力改变。
建议高度近视者尤其关注老年阶段的眼健康,通过定期检查尽早发现视网膜病变或其他眼疾,预防不可逆的视力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