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后若出现输尿管粘连应如何处理

2025-02-13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病情分析:放疗后出现输尿管粘连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对症处理,包括观察、手术或其他干预措施,以恢复尿路通畅和保护肾功能。

1.放疗可能引发输尿管粘连的原因:

放射线损伤导致局部炎症,进而形成瘢痕组织,这种瘢痕可能压迫输尿管或导致其变窄。

周围肿瘤病灶缩小或改变形态后,可能产生对输尿管的新压迫情况。

2.输尿管粘连可能导致的临床表现:

阻碍尿液排出,引发肾积水,患者可能感到腰部疼痛。

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

若肾功能受到影响,还可能出现疲乏、水肿等全身表现。

3.治疗方法:

轻度粘连:仅引起轻微的狭窄或尿流受阻,可采取定期随诊观察,同时进行药物治疗以促进局部组织修复,如应用抗炎及改善循环的药物。

中重度粘连:若已出现明显梗阻或肾功能下降,可考虑以下干预措施:

1)经皮肾造瘘:为受阻的肾脏建立临时引流通道,缓解积水并保护肾功能。

2)输尿管支架置入术:通过内镜技术在狭窄处植入支架,恢复尿液通畅。

3)手术治疗:包括输尿管成形术或重新吻合术,适用于支架和造瘘无效或无法耐受的病例。

4.注意事项:

在癌症相关放疗后的随访中,应定期评估肾功能及影像学检查,及早发现输尿管异常。

对于高风险患者,如有盆腔肿瘤且接受高剂量放疗者,需特别关注尿路症状的变化。

放疗后的输尿管粘连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及时识别和处理可有效避免严重后果。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