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发生率:抽动症影响约1%到2%的儿童,大多数病例在4至6岁之间开始出现症状。
2.症状特点:常见症状包括不自主的、反复的简单运动性抽动,如眼睛频繁眨动。有时也伴随着面部肌肉抽动。
3.病因:具体原因尚不明确,但被认为与遗传、神经递质失衡、以及环境因素有关。
4.自然病程:许多儿童的抽动症状在青春期前会自然减轻或消失。一小部分可能持续到成年。
5.治疗方式:
非药物治疗:行为疗法,例如习惯逆转训练,有助于教导儿童识别并控制抽动。
药物治疗:在症状严重或影响日常生活时,可考虑使用药物,如阿立哌唑和利斯的明,以帮助控制抽动。
环境调整:减少压力源和确保充足睡眠对症状管理有帮助。
6.注意事项:若发现伴随其他行为问题或学习困难,应进行全面评估,以排除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或焦虑障碍等共患疾病。
儿童眼睛眨动的抽动现象需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和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来选择适合的干预措施。及时就医和家长的理解支持对于症状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