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组织坏死或脱落:胃癌手术过程中可能切除部分胃或肠,手术部位的组织有时候因局部血供不足导致坏死。这些坏死组织可能通过消化道随粪便排出,呈现肉状物。
2.吻合口瘘或感染:术后吻合口存在瘘或感染时,可能造成局部组织溃烂、炎性渗出物流入肠腔。患者会排出混有脓液、血液或坏死组织的物质,看起来类似于“肉状物”。
3.肠道黏膜脱落:手术创伤后,消化道局部可能出现黏膜剥脱,尤其是如果合并放化疗或服用刺激性药物。这些黏膜碎片在大便中也可能表现为肉样组织。
4.消化不良的食物残渣:胃癌术后,胃容量减小且消化能力下降。如果摄入较多高蛋白的肉类食物,可能不完全消化,误认为是肉状物排出。
5.肠道异物排出:手术后可能遗留一些线结材料或其他细微组织物质,这些物质排出体外时可能被视为肉状物。
术后若发现此类现象,应立即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如粪便检测、影像学检查和内镜评估,以明确具体原因,并根据结果采取措施。如有伴随腹痛、发热、便血等现象,更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