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静脉血栓形成
肠道癌患者,特别是在接受手术、化疗等治疗后,由于长期卧床、血液黏稠度增加或肿瘤组织压迫血管,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这时腿部肿胀通常伴随疼痛、发热或皮肤颜色改变。临床上可以通过超声、D-二聚体检测等诊断。如果确诊为血栓,需要抗凝治疗,如使用低分子肝素或直接口服抗凝药物,严重者可能需要溶栓或手术干预。
2.淋巴水肿
肠道癌晚期患者可能因癌细胞转移至淋巴结或手术切除淋巴结,导致局部淋巴回流障碍,进而引发腿部肿胀。这种肿胀常无明显疼痛,但可能逐渐加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如压力袜、淋巴按摩)、药物治疗以及避免局部感染。
3.肿瘤压迫
如果肠道癌肿瘤体积较大或者已有广泛的腹膜及盆腔转移,可能直接压迫下肢静脉或淋巴管,从而导致下肢肿胀。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有助于明确病因。治疗可能包括改善肿瘤负担的措施,如化疗、放疗或姑息性外科干预。
4.其他系统性因素
化疗药物副作用、营养不良或低蛋白血症也可能引起下肢水肿。这种情况下肿胀往往是双侧性的,并伴随全身乏力、食欲下降等表现。补充营养、纠正低蛋白状态可以改善症状。
应及时就医,根据明确的病因选择适合的治疗策略,同时注意监测是否有进一步恶化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