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硅胶产品
硅胶片或硅胶凝胶:用于瘢痕的早期治疗,能够有效减少瘢痕的高度和颜色。通常需要连续使用数周至数月效果显著。
2.压迫治疗
压力衣物:通过持续施加压力,有助于减轻增生性瘢痕。适用于大面积瘢痕,需长时间穿戴,往往达到12至18个月。
3.药物治疗
局部类固醇注射:可减少瘢痕组织的炎症和增生,对肥厚性瘢痕和疤痕疙瘩有较好效果。通常每4至6周注射一次,总疗程视病情而定。
5-氟尿嘧啶注射:联合类固醇使用,可以增强疗效,尤其适用于顽固性的瘢痕疙瘩。
4.激光治疗
非剥脱性激光:如脉冲染料激光、Nd:YAG激光,通过减少血供改善瘢痕外观,每4至6周进行一次治疗,通常需多次。
剥脱性激光:如CO2激光,可去除表层皮肤并刺激新生皮肤再生,适用于较为严重的瘢痕,但恢复时间较长。
5.手术修复
瘢痕切除:对于局部明显突出的瘢痕,手术切除后可结合其他方法预防新的瘢痕形成。需谨慎评估,避免形成更大瘢痕。
Z成形术或W成形术:通过改变瘢痕方向和长度,减轻张力,改善美观度,多用于关节部位等易受活动影响区域。
6.其他辅助治疗
加压按摩和软膏:促进瘢痕柔软化和色素淡化。
放射治疗:对顽固性瘢痕疙瘩可能有效,但需严格控制剂量和次数。
根据瘢痕的具体情况和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综合应用上述方法常能取得更佳效果。注意在治疗过程中,保持患处清洁,避免感染和过度日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