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局部治疗:
局部类固醇:中等强度的类固醇药膏,例如氟轻松、糠酸莫米松等,可用于减轻炎症和瘙痒。通常每日外用1-2次。
冷冻疗法:使用液氮进行冷冻,可以有效破坏异常淀粉样蛋白沉积区,但可能需要多次治疗。
光疗:如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疗法,每周2-3次,有助于减轻症状。
激光治疗:二氧化碳激光或脉冲染料激光可以用于去除局部皮损,特别适用于耐受其他局部治疗的病例。
2.全身治疗:
抗组胺药:用于缓解瘙痒,如氯雷他定、苯海拉明等,一般每日一次口服。
免疫调节剂:环孢素或霉酚酸酯等药物可能有助于控制严重病例,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研究表明其对某些患者有一定效果,需要长期服用并定期监测血压和心脏功能。
注意事项包括定期随访以监测治疗效果和副作用,同时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和摩擦。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医生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