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输尿管结石的形成机制主要包括尿液中过饱和的钙、草酸盐及尿酸等物质析出。在部分患者中,这些晶体可能因为饮水量不足或代谢异常而逐渐增大,形成明显结石。
2.3mm的结石属于小型结石,大多数情况下能随尿液自然排出,但其具体影响取决于位置和是否伴随症状。典型症状可能包括腰腹部绞痛、血尿以及尿路感染等。
3.结石在输尿管膀胱入口区域极易引起尿流梗阻。这种部位狭窄且有解剖弯曲特点,使得结石更容易卡住并造成疼痛。
4.其他少见的可能性包括局部钙化病变、肿瘤病理改变及异物嵌顿,但这些通常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和病史进行进一步鉴别。
建议及时就医以明确诊断。必要时通过B超、CT或X线评估结石的定位及形态,从而决定治疗策略。如果无症状且位置适宜,可观察是否自行排出;若有显著疼痛、感染风险或梗阻,应考虑药物治疗、碎石术或其他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