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抗感染治疗:
尿液培养是关键,通过检测明确致病菌种类和药物敏感性选择针对性的抗生素。
轻中度感染可考虑口服抗生素治疗,如三代头孢菌素或氟喹诺酮类药物,疗程通常为7-14天。
严重感染需要静脉输注抗生素,如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并密切监测疗效及毒副作用。
如果怀疑真菌感染,应根据真菌培养结果使用抗真菌药物,如两性霉素B或伏立康唑。
2.免疫抑制剂调整:
肾移植患者常用免疫抑制剂以防止排斥反应,但过度免疫抑制会增加感染风险。
在安全情况下,根据感染严重程度适当减少免疫抑制剂剂量,同时注意避免诱发急性排斥反应。
定期评估患者的免疫功能状况,例如通过检测淋巴细胞亚群水平。
3.支持治疗:
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尤其对存在高热或脱水的患者。
纠正可能的代谢紊乱,比如酸中毒或高钾血症。
嘱咐患者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预防再次感染。
4.特殊情况的处理:
对于复杂性泌尿感染如肾盂肾炎或膀胱结石引起的感染,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并积极治疗原发问题。
长期导尿者需定期更换导尿管以减少感染风险,必要时考虑外科干预手术。
肾移植患者发生泌尿系统感染是一种需要及时处理的并发症。治疗过程中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