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系统性治疗
(1)化疗:适用于多种类型的肺癌,作用机制是抑制快速增殖的肿瘤细胞。例如铂类药物常用于一线治疗。
(2)靶向治疗: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间变性淋巴瘤激酶等基因突变的患者,这类药物如厄洛替尼、克唑替尼可显著延缓疾病进展。
(3)免疫治疗: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或其配体(PD-L1)抑制剂,例如纳武利尤单抗,可增强机体对抗癌细胞的免疫能力,尤其适用于无明显驱动基因突变的患者。
2.局部治疗
(1)放疗:针对转移灶引起的症状,可局部照射以减轻疼痛或改善功能,如脑转移或骨转移。
(2)外科手术:一般仅在少数情况下采用,如有限转移灶切除能够显著改善生活质量。
3.支持治疗
(1)营养支持:加强蛋白质、热量摄入,以维持体力和免疫功能。
(2)镇痛治疗:对于骨转移者使用阿片类药物或双膦酸盐以缓解疼痛。
(3)心理支持:通过心理干预帮助患者应对焦虑或抑郁。
4.个体化管理
(1)定期影像学检查:监测治疗效果并调整策略。
(2)多学科会诊:联合肿瘤科、放疗科、营养科等制定和优化治疗方案。
全身转移的肺结节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和长期随访,综合评估患者情况选择合适方法,以提高生活质量和延缓病程发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