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肺结节的定义与形成原因
肺结节通常指直径小于3厘米的局限性、圆形或类圆形影像学改变,主要通过胸部CT扫描发现。常见原因包括炎症感染(如肺结核)、良性肿瘤(如错构瘤)、恶性病变(如早期肺癌)或者钙化病变。统计显示,约60%-80%的肺结节为良性病变,而只有少部分可能为恶性。
2.评估肺结节风险
在发现肺结节后,医生会综合考虑以下因素进行风险评估:
(1)大小:小于5毫米的结节通常为低风险;8毫米以上的结节可能需要更多关注。
(2)形态:边缘清晰且规则的结节多为良性;毛刺状或不规则边界的结节需高度警惕恶性可能。
(3)生长速度:通过随访对比CT结果,观察结节是否增大;良性结节一般稳定不变,而恶性结节可能增大。
(4)患者背景:吸烟史、家族肿瘤史、职业暴露(如石棉)等均可增加恶性风险。
3.进一步检查方式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选择适当的后续检查:
(1)低风险:小结节可随访复查,通过6-12个月后重复CT影像了解变化情况。
(2)中高风险:可采用PET-CT判断代谢活性,帮助区分良恶性。必要时可行支气管镜检查或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4.治疗方案
(1)良性结节: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仅需定期随访检查。若有明确炎症,则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2)恶性结节:确诊后需尽快进行手术切除、化疗或放疗等个体化治疗,以防止恶性扩散。
(3)不确定结节:通过多学科会诊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干预。
肺结节的发现并不意味着一定存在严重问题。确保定期复查和遵医嘱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采取适当的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