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动态观察
对于良性特征明显或直径较小(通常小于5毫米)的肺结节,多数情况下采取定期随访的方式。
定期进行低剂量胸部CT复查,通常每3-6个月一次,观察结节是否发生变化。
如果经过两年观察结节大小和形态没有显著改变,通常可以认为是稳定的良性结节。
2.药物治疗
某些由感染或炎症引起的肺结节可通过药物治疗缓解:
如果怀疑为细菌感染导致的感染性肉芽肿,可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或头孢类药物。
对于真菌感染引发的结节,可使用抗真菌药物,如伏立康唑。
结核引起的肺结节可能需要长达6-9个月的抗结核药物方案。
3.介入检查与诊断
对于影像学特征不明确且怀疑恶性的肺结节,可考虑通过介入手段进一步确诊:
经皮肺穿刺活检,适用于位于外周的肺结节。
支气管镜检查,用于中央型结节的组织病理分析。
PET-CT检查,通过代谢活性评估是否存在恶性趋势。
4.手术治疗
高度怀疑或已确诊的恶性肺结节通常需要手术切除:
局限性小结节多采用微创肺段切除或楔形切除术,最大程度保留正常肺组织。
对于较大或侵袭性强的恶性结节,可能需行肺叶切除术,并结合淋巴结清扫以判断肿瘤分期。
5.综合治疗
对于已证实为晚期恶性结节或转移灶的情况,可联合采用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等:
靶向治疗如EGFR抑制剂适用于特定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治疗如PD-1抑制剂用于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
肺结节的处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个人情况、结节性质及全身状况制定个体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