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排斥反应:急性排斥是肾移植后早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免疫系统攻击移植肾时会导致肾小管损伤,从而在尿液中出现颗粒管型或细胞管型。移植后早期监测免疫抑制疗效至关重要。
2.感染因素:一些病毒性或细菌性感染,如巨细胞病毒、BK病毒或泌尿道感染,也会对肾小管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损伤。同样可导致尿液中管型出现,尤其是白细胞或颗粒管型。
3.药物毒性:某些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他克莫司)以及抗生素或非甾体类消炎药可能引起肾毒性。这种毒性作用会破坏肾小管上皮细胞,导致尿中出现颗粒管型或透明管型。
4.血流动力学异常:移植肾的供血不足或缺氧会引起肾小管急性损伤,形成颗粒管型甚至广泛的尿液改变。
5.其他病因:例如移植肾慢性失功、代谢紊乱(如严重高钙血症)、结晶堵塞等,均可能通过肾小管损害机制导致管型出现。
明确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评估。注意观察尿液中管型的种类与数量,以及检测相关炎症指标、肾功能参数和病毒感染标志物等信息,以便迅速判断病因并采取对应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