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结石如何取出并是否会有副作用

2025-03-1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病情分析:尿结石的取出方式主要包括药物溶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内镜取石和开放手术等,具体选择取决于结石大小、位置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治疗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但通常是可控的。

1.药物溶石疗法:

适用于直径小于5毫米的小型尿结石,可通过服用药物促进结石排出。

常用药物包括解痉剂、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或特定代谢调节药物。

副作用可能包括胃肠不适或轻微过敏反应。

2.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适用于直径小于2厘米的中小型结石,特别是位于肾脏或输尿管上段的结石。

利用冲击波将结石击碎成小颗粒,从尿液中排出。

常见副作用包括皮肤瘀斑、血尿,少部分病例可能出现肾脏损伤或疼痛。

3.内镜手术取石:

适用于较大的结石或复杂部位的结石,例如输尿管中下段或膀胱结石。

经尿道插入内镜,通过激光或其他工具直接碎石并取出。

副作用可能是局部感染、尿频、尿痛或黏膜轻微损伤。

4.开放手术或微创手术:

针对大型结石或药物及其他技术无法处理的复杂情况。

包括经皮肾镜下碎石术或腹腔镜手术取石。

潜在风险包括术后感染、周围器官损伤或复发。

尿结石治疗后需要注意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改善,如多喝水、减少高草酸盐、高嘌呤食物摄入,以降低复发风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