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精神疾病。如果不接受治疗,病情可能会反复发作,导致功能衰退和生活质量显著下降。未经治疗的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自我伤害或自杀倾向。
2.研究数据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平均寿命比普通人群缩短约10-20年。这一差异部分是由于较高的共病率,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未控制的精神症状可能导致风险行为增加,比如药物滥用或暴露于危险环境中。
3.心理社会干预和家庭支持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长期健康非常重要。即使在没有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强有力的支持系统和有效的心理疗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尽管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不吃药的情况下仍可以生存多年,但这通常会伴随着各种健康风险和生活质量的下降。最优的管理策略应包括药物治疗结合心理社会干预,以最大限度提高预期寿命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