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躁郁症(双相情感障碍):
在躁狂发作期,患者表现出极度的兴奋和活跃。他们可能会表现出冲动行为,对刺激的反应过于强烈。
研究表明,大约有50%的躁狂症患者在发作期间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攻击性或暴力行为。
2.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急性期或者被迫害妄想严重时,可能会表现出攻击性和暴力行为。
调查显示,约有10%-15%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存在攻击行为的风险。
3.物质使用障碍:
某些药物,如甲基苯丙胺、可卡因等,使用后可能导致精神状态兴奋及攻击性增加。
在物质使用障碍中,由于药物对大脑化学成分的影响,约有20%-30%的患者可能表现出更高的暴力倾向。
4.人格障碍:
一些人格障碍如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也与攻击行为相关。此类患者常常缺乏对他人权利的尊重,并可能表现出暴力行为。
早期识别这些精神疾病以及有效管理其症状,对于预防暴力行为的发生至关重要。及时的心理治疗和药物干预可以帮助减少患者的攻击性行为,确保他们的安全和周围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