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低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通常具有较低的恶性潜力,局部处理是主要策略。膀胱内灌注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卡介苗和化学药物如丝裂霉素、阿霉素等。
2.灌注治疗的优点在于它直接作用于膀胱内,减少全身副作用,提高局部药物浓度,从而有效防止癌细胞复发。这种方法的疗效已经在多项研究中得到验证,尤其对于复发风险较高的患者。
3.化疗则主要用于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往往伴随较严重的全身副作用。对于低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化疗并不是首选。
4.在选择具体治疗方案时,还需考虑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对药物的耐受性以及病情的具体特征。定期随访和检查也是治疗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便及时发现任何变化。
低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宜采用灌注治疗,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复发几率,同时降低系统性副作用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