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改善饮食结构,保持大便通畅
保证每日摄入25-35克膳食纤维,如全谷物、蔬菜、水果和豆类,以增加粪便体积和软化大便。
每天饮用足够的水分(通常为2升左右),以避免大便干结。
避免进食过多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酒精,以减少对直肠和肛门部位的刺激。
2.养成规律排便习惯
建立每天固定排便时间,避免憋便或者长时间蹲厕。一般建议每次如厕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
出现便意时及时排便,避免因延迟导致大便变硬。
3.局部护理和清洁
使用温水坐浴,每次10-15分钟,每天2-3次,可缓解疼痛并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愈合。
排便后用温水轻柔清洗肛周,不要使用刺激性肥皂或湿巾。
如果必要,可以使用非处方药膏,如保护剂、润滑剂或含有局部麻醉成分的软膏,减轻症状并保护伤口。
4.控制疼痛和炎症
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或局部止痛药膏。
适当应用软化大便的药物(如乳果糖或聚乙二醇),避免硬便加重创面损伤。
5.避免过度用力
在排便时尽量避免屏气用力,以减轻对肛裂部位的机械性冲击。
通过呼吸技巧放松肛门括约肌,有助于缓解排便时的不适。
6.注意心理调节
焦虑或压力可能加重排便困难,应保持心情放松,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
绝大多数急性肛裂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可在4-6周内恢复。如果出血频繁、症状加重或持续超过6周未愈,需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慢性肛裂或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