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恢复阶段特点
在腰椎间盘突出缓解后,椎间盘纤维环可能尚未完全修复,周围的肌肉、韧带和神经仍处于敏感状态。如果运动时未遵循科学的康复原则,可能导致局部组织再次受损。
2.运动选择与风险
高负荷运动:如跑步、跳跃、负重深蹲等可能对腰椎施加过大压力,不适合恢复期。
姿势不当:如弯腰过度、扭转动作幅度过大,可能引发椎间盘进一步突出或压迫神经。
核心肌群不足:若核心力量未恢复,脊柱稳定性较差,运动时容易引发疼痛。
3.如何正确应对
停止疼痛相关运动:立即暂停引发疼痛的运动,避免加重损伤。
调整康复计划:根据疼痛反应,适当减少运动强度,增加低冲击性训练,如游泳、平板支撑、小范围拉伸等。
重视核心训练:加强腹横肌、竖脊肌等核心肌群,通过专业指导进行针对性训练。
评估神经恢复:若持续疼痛或伴有麻木、乏力等症状,应尽快就医,评估神经压迫情况。
4.预防措施
逐步增加运动量:遵循由低强度到高强度、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避免突增负荷。
重视热身与放松:运动前充分热身,运动后注意肌肉放松,降低软组织紧张。
保持正确姿势:避免弯腰搬重物或长时间保持单一姿势,养成良好的日常习惯。
缓解后运动需要结合个人情况制定科学的康复计划,同时避免急于恢复原有运动强度或不当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