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颈椎痛
保持正确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含胸,坐着时保持背部挺直,颈肩放松。
热敷或冷敷:急性期可采用冷敷,每次15-20分钟;慢性疼痛更适合热敷,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缓解肌肉紧张。
颈椎运动:每天进行轻柔的颈部拉伸,例如点头、左右侧转、轻微后仰等,每组动作重复5-10次。避免剧烈动作以免加重症状。
调整工作环境:确保电脑屏幕与视线齐平,椅子有支撑性,必要时使用颈托减轻颈部负担。
2.腰椎痛
控制体重:过重会增加腰椎负担,适当减轻体重能帮助缓解压力。
树立核心肌群锻炼习惯:增强腰腹部肌肉强度可以稳定脊柱,例如平板支撑、桥式练习等。每次锻炼时间建议5-10分钟,以逐步增加强度。
使用护腰工具:慢性腰椎痛患者在需要久坐或搬运重物时,可佩戴护腰带以提供支撑。
纠正睡眠习惯: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避免睡太软的床。睡觉时可将枕头垫在膝盖下方,以减少对腰椎的牵扯力。
3.腿痛
找出原因:腿痛可能由坐骨神经痛、关节炎或血液循环不畅引起,应结合症状排查原因。
抬高双腿:休息期间将双腿抬高15-30厘米,有助于促进静脉回流,缓解肿胀和酸痛。
适量运动:适合做一些低冲击运动,如游泳、散步,每周3-5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穴位按摩:在小腿肚和足底进行按压,每处持续1-2分钟,能够有效放松肌肉并改善局部循环。
注意鞋子选择:穿着符合人体工学的鞋子,尤其对于长期站立或行走的人群尤为重要。
如果症状持续加重、出现麻木感或活动受限等情况,应尽早就医明确诊断并采取专业治疗方案。同时,在生活中关注姿势调整、合理锻炼及科学保养,是预防疼痛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