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肾俞穴(命门穴两侧1.5寸处)
位置: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寸处。
功能:常用于治疗腰痛、遗尿、阳痿、月经不调等症状。
刺激方法:可以通过指压、按摩或针灸来刺激此穴。
2.大肠俞穴(第三腰椎棘突下)
位置: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左右旁开约1.5寸处。
功能:主要用于治疗腹泻、便秘、腰腿疼痛等病症。
刺激方法:指压、艾灸或针灸。
3.腰阳关穴(第四腰椎棘突下)
位置: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正中。
功能:有助于缓解腰痛、下肢瘫痪、月经不调等问题。
刺激方法:通常采用指压、推拿、艾灸或针灸。
4.志室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
位置: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旁开约3寸。
功能:适用于治疗肾虚腰痛、遗尿、阳痿、不孕不育等。
刺激方法:可通过按摩、指压或者针灸进行。
5.环跳穴(髋关节外侧最宽处凹陷中)
位置:位于髋关节外侧最宽处凹陷中。
功能:用于缓解坐骨神经痛、腰腿痛、下肢麻木等。
刺激方法:主要是指压、推拿、针灸等手法。
腰部的穴位对于许多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适当的按摩、指压或针灸,可以有效缓解腰部及相关部位的不适。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确保操作正确,并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以避免不必要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