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经络的基本结构:经络系统由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五别络、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构成。其中,十二正经包括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各自有其运行路线和分布区域;奇经八脉则起到调节十二正经的作用。
2.经络的功能:它们不仅传输气血,还具有调节身体各部分功能的作用。比如,通过针灸刺激经络,可以疏通气血,缓解疼痛,改善内脏功能。经络还参与体液循环、免疫功能和精神活动等多个方面。
3.经络与疾病:当经络不通或出现异常时,可能导致疾病。例如,气滞血瘀会引起疼痛、麻木、肿胀等症状;经络失衡可能导致内分泌紊乱、消化不良等问题。中医治疗通常通过针灸、推拿和药物等方法来调理经络,以恢复健康。
4.临床应用:在中医学中,通过摸索经络的位置,可以进行诊断和治疗。例如,用针灸刺入特定的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缓解各种病痛。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经络与神经、血管、淋巴系统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这为经络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
经络在人体健康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负责气血的运行,还对维持整体机能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并善用经络知识,有助于促进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