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高原反应:
在海拔超过2500米的地方,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降低,导致部分人出现缺氧症状。
具体表现为头痛、恶心、乏力等,尤其在初次到达高原时更为明显。
研究表明,高原反应通常在到达高海拔地区后的6至12小时内出现,24至48小时达到高峰。
2.脱水:
爬山过程中大量出汗,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就会导致脱水。
脱水会引起血液浓缩,导致血液循环变差,从而引发头痛。
一般建议每小时饮用500毫升以上的水以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3.低血糖:
长时间的体力消耗使得身体对能量的需求增加,如果未能及时补充食物,血糖水平下降。
低血糖不仅会引起头痛,还会出现乏力、眩晕、心慌等症状。
建议在爬山前和爬山过程中适量进食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例如面包、水果等。
4.运动过度:
不常进行剧烈运动的人突然进行长时间的爬山活动,身体负荷增大,会导致肌肉疲劳和紧张。
这种紧张可能会传导到头部的神经和血管,引起头痛。
初次参与登山活动时应循序渐进,逐步增加运动量,以避免头痛等不适症状。
在高海拔地区,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预防高原反应,如提前服用抗高原药物,保持充分休息,慢慢适应海拔高度。饮水要充足,并注意饮食均衡,避免长时间空腹,控制好运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