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定义
感统失调:主要是由于大脑未能有效整合来自不同感官的信息,导致个体在运动协调、平衡感、触觉、听觉等方面出现问题。
智力发育迟缓:指个体在智力发展上低于同龄人水平,包括认知、语言、社交和适应性行为等多个方面均表现出显著迟滞。
2.原因
感统失调:可能与神经系统的成熟度不足有关,早期的环境刺激不足或者不当也可能导致感统失调。
智力发育迟缓:多由遗传因素、染色体异常、营养不良、母孕期感染或分娩时窒息等原因引起。
3.诊断标准
感统失调:通常通过感觉统合测试评估,包括对视觉、听觉、触觉、前庭觉等多个感官反应的评量。
智力发育迟缓:通常通过智商测试(如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以及适应性行为评估来确诊。
4.表现特征
感统失调:常表现为动作笨拙、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感知力过敏或迟钝等。
智力发育迟缓:表现为学习困难、语言发育迟缓、社交障碍、自理能力差等。
5.干预措施
感统失调:需要借助专业的感觉统合训练,如通过游戏、运动等方式帮助大脑更好地整合感官信息。
智力发育迟缓:通常采用综合性的干预措施,包括特殊教育、行为治疗、言语治疗及职业治疗等,以提升各方面的能力。
感统失调和智力发育迟缓虽然在某些表现上有重叠,但其根本原因、诊断标准及处理方法存在显著不同。在干预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期获得最佳效果。